· 中文名称
血小板膜和人肝癌细胞膜(Huh-7细胞)的融合膜包裹负载索拉非尼(SFN)和雷公藤甲素(TPL)的液晶脂质纳米粒子(LCNPs)
· 英文名称
P&H-fusion@LCNPs(SFN/TPL)
· 表征
DLS、Zeta、TEM、SEM、XRD、FTIR、IR、UV、NIR、XRF、Raman、ICP、载药率、包封率、稳定性、药物释放、细胞安全性、细胞摄取、细胞迁移实验、细胞凋亡、体内分布与代谢、药效评估、安全性评估等等
· 表面修饰及负载
靶向配体、抗体、核酸和环境响应基团修饰、荧光修饰、药物、基因、质粒和蛋白等包封、光敏剂Ce6、磁性Fe3o4等纳米颗粒包封
· 简介
血小板膜和人肝癌细胞膜(Huh-7细胞)的融合膜是一种结合血小板膜的靶向粘附特性与肝癌细胞膜的肿瘤同源性的新型仿生膜,用于增强肿瘤精准递送和免疫伪装能力。索拉非尼(SFN)是一种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广泛用于肝细胞癌和肾细胞癌等实体瘤的治疗。雷公藤甲素(TPL)是一种从雷公藤中提取的天然二萜内酯化合物,具有强效的抗炎、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被广泛研究用于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液晶脂质纳米粒子(LCNPs)是一种由脂质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结构,兼具液晶相的高稳定性和脂质的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药物递送和靶向治疗领域。血小板膜和人肝癌细胞膜(Huh-7细胞)的融合膜包裹负载索拉非尼(SFN)和雷公藤甲素(TPL)的液晶脂质纳米粒子(LCNPs)是一种结合仿生膜与纳米药物递送技术的创新系统。通过融合血小板膜的靶向粘附特性和免疫伪装功能,以及肝癌细胞膜的肿瘤同源性,赋予纳米粒精准递送至肝细胞癌肿瘤部位的能力。LCNPs作为核心载体,利用其高稳定性和脂质纳米结构,负载SFN和TPL两种药物,实现协同的抗肿瘤作用。SFN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发挥抗癌作用,而TPL通过其强效的抗炎和抗肿瘤特性增强治疗效果。